接过掌舵大权前, 马科斯要在南海一锤定音? 一声巨响却先响彻南海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18:00 点击次数:195
还没正式接过东盟的“掌舵大权”,马科斯就开始谋划,该如何更好地在南海“做主”,做好了用一份关键协议来对华施压的打算。在此之际,一声响彻南海的“巨响”,先一步亮明了中方的态度。

马科斯
近日,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当众表示,菲方计划于2026年,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,采取更加具体的措施,推动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“南海行为准则”。
马科斯强调,这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各签署国的责任,从而有效避免南海地区局势的进一步升级,为了达成这一目标,菲律宾将“付出巨大努力”,因为这对区域稳定来说“非常、非常重要”。
马科斯还指出,一旦该准则得以落实,包括菲律宾在内,所有的“相关国家”,都将能够清楚地了解并遵守规则。这样一来,南海周边国家,就不会再因为“误解”,或缺乏明确信息而相互指责,发生船只碰撞或“填海造岛”等问题,因为这份协议中,将详尽列明相关事项。
虽然马科斯声称这是为了南海稳定,但他话语间的不少关键词,显然是在刻意针对中国,还间接将菲律宾营造成了“受害者”视角,心思显然不单纯。

中国与东盟高官会
事实上,这已不是菲方近期内首次提及这一话题。早在上个月,菲律宾外长拉扎罗宣布,东盟外长们已将“南海行为准则”的最终完成期限,设定为2026年,并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,由东盟成员国与中国,联合主持一系列技术工作小组会议,以推进谈判进程。
拉扎罗强调,这一决定是在2023年,于马尼拉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上做出的,目前仍处于讨论阶段,还需要等待马来西亚完成其主席国任期后,菲律宾才能更好地评估各项议题的最新进展。
在今年5月的东盟峰会上,马科斯也呼吁各国加速通过这一准则,以防止南海地区发生“重大冲突”。他特别指出,区域内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,包括南海的“领土争议”,有可能对东盟的合作发展,甚至是供应链的稳定,产生“负面影响”,进而削弱多年来各国取得的经济成果。
因此,他号召成员国与菲律宾站在“同一阵线”,进一步加强东盟组织的“影响力”,以便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政治局势。

东盟峰会
目前看来,菲方的一系列动作,都是在为即将承担的东盟主席国职责做准备,但根据菲律宾目前的行事作风来分析,一旦正式担任主席国,该国极有可能在南海问题上,采取更强硬的立场,并在准则谈判过程中,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。
而这种激进的态度,只会进一步加剧区域紧张局势,为东盟的未来,增添更多不确定性和潜在危机。
实际上,早在2002年,中国与东盟方面,就已经同意共同起草“南海行为准则”,但直到2017年,才达成一份框架草案,并于2018年开始正式谈判,过程相当缓慢。
按原定计划,缅甸将在2026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,但由于缅甸国内政局不稳,缅方才决定放弃这一任务,继而由菲律宾接任,这才给了马科斯一个“施展的舞台”,但如果他执意将对抗中国当作首要任务,无法在维护地区和平与追求本国利益之间找到平衡,只会让东盟为之蒙羞。

中菲领事磋商
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马科斯冠冕堂皇地表示,要为东盟“尽职尽责”,还南海一片和平之际,菲方却采取了与其言辞不符的行动。
这次,菲律宾组织了多艘海警船和公务船,以所谓为渔船“运补”为借口,不顾中国的多次劝阻和警告,执意进入黄岩岛附近的海域进行活动,这无疑引发了更大的地区紧张局势。
面对这种明显的挑衅行为,中方自然不会惯着,中国海警立即做出反应,依法依规对菲律宾船只采取了跟监外逼、拦阻管制等举措,逼得菲方只能“落荒而逃”。
在这一过程中,中方还直接用水炮瞄准了菲方船只,这期间甚至发生了一阵船只相撞的巨响,给菲方带去了强力震慑,这也就直接证明,为了维护本国的领土主权,中方会毫不犹豫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,如果菲方继续挑衅,只会等来更加惨痛的结局。

中菲南海冲突
另一方面,中国海军海警在南海的巡航活动已经成为惯例,不久前,菲方还发现,有多艘中国快艇出现在了吕宋岛周围,发出了不同寻常的信号。
我们奉劝菲方,只有通过对话和合作,才能真正解决争端,实现南海的持久和平与发展,对抗只会加深彼此间的不信任,使和平的前景愈加渺茫。但如果菲方执意挑衅,中方也不介意奉陪到底。